旧站入口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校协携手,共育人才 | 实务导师来校参与“注协班”授课

编辑:会计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10 点击:

5月7日下午,会计学院邀请了致同会计师事务所朱穗欣老师和中汇会计师事务所李灵辉老师分别为2023级、2024级“注协班”授课。

其中,朱穗欣老师讲授的是《财务报表审计案例》课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审计案例教学。

朱老师首先系统讲解了审计基础知识,包括审计流程和方法,帮助同学们建立起对审计工作的整体认识。在IPO审计专题环节,老师不仅介绍了IPO审计的特殊要求,还结合历年审核数据,教授大家如何通过财务数据发现企业潜在问题。

课程特别设置了案例研讨环节。以新疆派特公司为例,朱老师引导同学们自主分析该公司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IPO被否的原因。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氛围活跃。

最后的实践环节中,各小组分别对不同的上市公司案例进行分析汇报,重点梳理财务报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朱老师对每个小组的汇报都进行了细致点评,让同学们在实操中深化了对审计工作的理解。

整场课程既有专业理论支撑,又包含真实案例解析,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实现了“理论认知-实务操作-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目标,充分展现了我校注协班“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特色。通过这次课程,大家对审计实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提升了专业分析能力。

同时,李灵辉老师在5教203开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与执业要求》课程,为同学们深入解析行业现状、管理体系及职业道德准则,助力同学们把握行业脉搏,筑牢职业根基。

课堂上,李灵辉老师以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带领同学们全面了解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全貌,将复杂的行业管理规范与执业要求娓娓道来。李灵辉老师以最新数据为切入点,全面展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动态,从事务所规模到人才结构再深入讲解了监管成效,生动地展示了行业的现状与风险,同时也指出了在事务所数量攀升与组织形式优化的背后,是行业对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年轻人才占比的微妙平衡,既折射出行业经验传承的挑战,也预示着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新生代将扮演关键角色。这些课程内容引发了学生们的深刻思考。

在围绕行业管理体系的探讨中,李灵辉老师结合政策文件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度剖析。他指出,政府与协会双轨并行的监管模式,既是行业规范的保障,亦是迈向国际化的关键推力。他还强调了,职业道德不仅是纸面准则,更是抵御风险、守护行业公信力的核心武器。

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气氛活跃。李灵辉老师通过问答、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学生们针对“年轻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成长路径”“数字化对审计行业的影响”等问题并结合课程内容提出见解。李灵辉老师逐一回应,强调“专业能力是基石,职业道德是底线”,并鼓励学生关注ESG审计、数字化转型等新兴领域。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意犹未尽,纷纷继续向李灵辉老师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李老师也耐心地为每一位学生答疑解惑,鼓励他们寻找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持续学习、积累经验,并坚守职业道德。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堂课,他们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与执业规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明晰的方向。